相信每个老师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入贯彻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师德建设中起到的引领作用,我园开展了“倾听儿童·乐教爱生”师德主题活动,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听听孩子的心声。
本次活动以党建为引领,经过幼儿园直属党支部支委会的统筹准备,我园20多位党员教师分组走进班级,对大班幼儿展开了一场场轻松稚趣的访谈调研。
“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大胆表达,畅所欲言,天真的话语里不仅勾勒出心目中好老师的行为形象,也充满了对班级老师浓浓的喜爱之情。随着访谈教师的深入挖掘,孩子们也提出了在日常互动中自己对老师的建议——“我不想吃不爱吃的菜”、“说话算话,答应我们的事情都能做到”、“我希望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听我分享好玩的事情”……
对话期间,不仅现场师生开展了密切的交流,孩子们也聊得火热,大家互相讨论着自己喜爱的老师有什么表现,也在小伙伴对老师行为有不解时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提醒你快点吃饭是在帮助你,可以让老师少盛一些,自己也加快速度,吃完再添一碗”、“约定好的事老师可能忙忘啦,你可以当小值日生、小帮手,提醒老师呀”、“老师都会耐心解答,包容我们的小错误”、“我们也要遵守规则,争当魔豆之星”……“同伴力量”的加入,让孩子们从自身出发,获得了许多让自己进步的好方法,同时更加了解老师在严慈相济的互动中,对自己满满的关爱和期盼,拉进了师生间的亲密关系。
访谈调研结束后,党员教师们根据现场听取的童言童语,结合个人对师德的理解,纷纷提出各种讨论议题。支委会通过对录音、笔记和议题的汇总梳理,向全体教师反馈了孩子心中“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人物画像,可爱的话语让老师们笑意满满、心口暖暖,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怎样做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
在了解孩子心声的基础上,支委会结合教育家精神,通过“共性议题”和“个性议题”的发布,带领全园开展了一场师德大讨论。同班三位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以班级“微教研”的方式从保育和教育双线并思,班级搭档之间互议互评,主动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有效梳理适宜本班孩子的教育方法,建立儿童视角的师德观、教育观。
最后,各班班长和保育老师分别作为代表,从教育和保育两个视角开展了“专题分享”,集中反馈、交流了各班的研讨论点和重点举措。老师们从案例的分享入手,围绕师德议题各抒己见,在点滴事例中辅以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支撑,提出了一系列适宜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以观察了解幼儿、以温情鼓励幼儿、以尊重认可幼儿、以智趣引导幼儿,力求打造一个更有温度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获得精细化、个性化的成长空间,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儿童观和教师观的转变提升,以及对本次活动主题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探索。
倾听不止于此。我们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爱心和温暖,从倾听中追根溯源,深入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情实感,从孩子的需求和发展出发,在不断自省和改进中,将乐教爱生融入日常教学实践,提升自身专业和师德修养,创新教育方法,发展家园教育合力,共享科学有效的教育机智,做到因材施教,争做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