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作者:卢丹丹 科大幼儿园大一班江来 家长
曾经,我跟很多妈妈一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着急。儿子豆豆一岁时我就教他算术,一岁半时,我已经教会他背几十首唐诗,对于他爱哭爱闹,动作拖拉,不爱分享等小问题,我更是恨不得马上解决掉。
后来他上幼儿园,我又遇到更多问题:他不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点名时不答“到”,跳舞时总慢半拍...我跟老师表达我的焦虑,没想到老师很轻松的跟我说:没事,这样的孩子,幼儿园有很多,每个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发面发展有快慢,但对于他们这个年龄来说,都是正常的。同时,老师还给我一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回家好好读一读。
第一次读《指南》,我只是把它当成普通的文献,简单的翻了一遍,没有特别的体会,还是一碰到问题,就忍不住着急。
豆豆所在的幼儿园,每天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丰富而好玩,几乎不教孩子认字,数学也只是简单的十以内加减法,这是我理想中的幼儿园。可是,当我听说,到了小学,我们幼儿园出去的孩子,会跟不上进度,落后其他幼儿园小朋友一大截,我开始考虑要不要给豆豆报一些幼小衔接的课程。
那段时间,李天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身为一个男孩的母亲,相比新闻本身,更关注背后的成长故事: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 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我震惊了,我对豆豆的期待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要他事业有成,最好是少年有成,他不能输在起跑线,还要进入“快速通道”。但是,如果最后是这样,之前所做的又有什么意义呢?一味的带着孩子往前跑,忽略途中所有风景,也不顾孩子是否愿意,身心是否健康,那到最后,一切都将回到原点。
我去小学了解情况,老师告诉我:刚开始可能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他们没接触过这些内容,但慢慢的,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要超过那些以前学过的孩子,学习习惯和方法也要更好。一个60岁的台湾长者也跟我说起他上学时的事,那时台湾的国小,分为学习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学校和很相对自由宽松的普通学校,到了中学后,普通学校的孩子会很快赶超了军校的孩子。因为从小就操作工式的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是很难培养学习能力的。而那些从小在玩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的孩子,到了中学后,反而拥有更开放的思维和更好的适应与掌控学习的能力。
结合孩子的情况和我自己的心路历程,重新学了一遍《指南》,我有了新的发现,其实《指南》的精髓,并不是在于它告诉你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而是让你去关注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他们发展的个体差异,放慢脚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成长,蜕变,做最好的自己。
我终于把脚步放慢下来,也让心态趋于平和。对比《指南》,豆豆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要求,我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操之过急。对于孩子不打招呼,动作慢等小问题,我开始从内心里去承认与接受,知道这只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很正常的一步,只要给与他时间与机会,是可以改进的,而且,就算他做不到别的孩子那么好又有什么关系呢?《指南》就是让我们去尊重个体差异。对于孩子的学习,我发现教育真的就是不问结果的持之以恒。我没有再特意去教他认字,算术,而是年复一年的坚持每天带他看两本书,在平常的生活细节中,加入各种数学游戏,在生活与游戏中去学习。现在,不到六岁的他,已经可以看章节书,能把加减法算到无穷大。尽管这超出了《指南》的要求,但是,这不就是教育的意外惊喜吗?以不教来达到教的目的,这也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想起豆豆在美国上幼儿园时,老师把一个数字教上一个星期,那个星期的活动,几乎都与那个数字有关,黑板上的星星,吃点心时饼干的数量,画画时使用的颜色种类...当时,我很困惑,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数字,要花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学。老师的话,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几百年来,我们一直延续着这种“慢”教法,因为快教育下学习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慢慢的,用他们自己的速度去了解与爱上一门学科,他们兴趣很快会被任务和压力所代替。孩子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如果速度过快,那他们哪有机会停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享受他们真正的所爱,哪能在一个最特别的时间,去绽放他们最美的自己?
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在哪个阶段,就做这个阶段的事情。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地等待花开。可是,我们做父母的,总是试图跳过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做与他们的年龄不相干的事情,通过增大强度,来缩短孩子成长的时间。这样做的后果是,父母很辛苦,步步紧逼;孩子也很辛苦,而且不领父母的情。最后,父母亲手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开,他们再也不愿意回来。
爱,其实要小火慢炖,急不得,躁不得,烦不得。沉住气耐下心,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慢把孩子养大。这时,你才能体味到其中的意义与乐趣,你会发现,养育孩子真的是一件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