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肥皂来洗手,其实肥皂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将小手洗的干干净净,它还可以用来做有趣的小实验哦!通过不同的小实验我们还知道了肥皂的小秘密,话不多说,快和我们班级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做小实验吧!
实验一神奇的正方体肥皂泡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肥皂、水、吸管、胶水
步骤二:用吸管做出一个正方体的框架,把正方体的各面沾上肥皂水。
步骤三:轻轻摇晃几下,正方体的中间位置出现一个小的正方体形状的肥皂泡。放大看比较清楚,尽力了::>_<::
实验原理: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与以往吹泡泡不同,用正方体框架结构制作出来的泡泡不是圆形的,而是不一样的泡泡平面组合。该实验是对“能量最小的时候状态最稳定”这一科学原理的验证。当泡泡附着在吸管表面时,为了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薄膜的面积会尽量缩小,也就是说能量消耗最小的时候,面积最小。所以,不同形状的框架结构,可以制造出不一样的泡泡平面组合,此时的结构是最稳定的,面积是最小的。
小朋友们不妨可以试一试不同形状的框架结构哦!你能制造什么形状的泡泡?一起来试试吧。
实验2:肥皂动力小船
准备材料:硬纸壳,肥皂,剪刀,半盆清水
实验步骤:1.用剪刀把纸壳剪成小船的形状。在小船尾部剪一个小口子。
2.用剪刀把肥皂剪出一小块。
3.把剪出来的肥皂塞到小船的尾部。
4.将做好的肥皂小船放入水中。带肥皂被水溶解后,小船就会向前慢慢移动。
实验原理:肥皂水能够降低水面的表面张力,当船尾部的肥皂在水中溶解的时候导致船尾的张力变小,相对的船头张力就会显得大,那么船头的张力就会拉着船向船头的方向前进。
实验2:油滴变油环
准备材料:肥皂、牙签、一个碗、清水、油
实验步骤1:将碗里装半碗清水,滴一滴油,牙签的一头包裹少许肥皂。将包裹肥皂的牙签放置在油滴中间,油滴就变成油环了。
实验原理:肥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当油滴中间粘上肥皂后,彼此之间的表面张力就变小了,但是其他部分的油滴表面张力并为改变,因此便拉着中间的油滴向四周扩散,于是形成了油环。
4实验:棉线与肥皂膜实验
步骤一:准备实验材料:盆、水、铁丝、棉线、肥皂
步骤二:
将铁丝绕成一个圈,中间系以松弛的棉线,然后把铁丝圈浸入肥皂水中形成肥皂膜,此时棉线是松弛的,用手指将棉线上端的肥皂膜捅破,另一端的肥皂膜就会使松弛的棉线拉紧。
实验原理:
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在液体表面任意两相邻部分之间有垂直于它们的单位长度分界线相互作用的拉力,当用手指将棉线两段的肥皂膜任意一端捅破,则棉线两端作用力发生变化,另一端有肥皂膜的通过表面张力将棉线拉向该侧,使膜的表面积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