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亮:读写能力好不好 视觉填充见分晓
发布时间:2019-01-03 来源:幼儿园
 
钱志亮:读写能力好不好 视觉填充见分晓
 


历史上流传过很多“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故事。一眼就能看出十行的内容,读书的速度之快可以想象。



其实真正的快速阅读根本不存在这种接近整体认知的模式,而是善于抓住每一行的关键字词,然后通过视觉填充与视觉想象的途径估猜大概内容。

视觉填充


视觉填充能力是指儿童在部分刺激不出现的情况下认识或区别物体的能力,如只看见长颈鹿的脖子就能说出它是什么动物等。

在测查儿童智力时,韦氏量表中有一项叫“填图”的心理测验,所设计的每一幅图画都缺一个要点,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则较难发现,要求被测者指出所缺部位及其名称。



它可测查人的视觉辨认能力、对组成物件要素的认识能力及扫视后迅速抓住缺项的能力。严格意义上讲,这项测验考察的是儿童视知觉模式部分与整体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视觉在获取外界物体信息时,视点会不断地“扫描”,寻找本质属性。有的个体,尤其是年幼的儿童习惯于“整体认知模式”,即喜欢从整体方面观察物体,类似于宏观扫描;有的个体则更多地是关注对象的细枝末节,喜欢从细节方面观察物体,类似于逐点逐行扫描,我们叫“部分认知模式”;有的个体则既能从宏观整体观察又能注意辨别细节。

视觉填充能力测验


我们可以做—个填图能力测验,它考察的就是孩子能否从整体上把握认知对象,同时又能关注细节之处,并把众多的细节通过视觉想象、视觉填充整合为整体信息,完成对事物的认知。




只回答答案1者偏向整体认知,只回答答案2者偏向部分认知,两个答案都涉及者为整体加部分认知型的。

偏整体认知风格的孩子,关注整体但容易忽视细节;偏部分认知风格的孩子关注细节而忽视整体;而整体加部分认知风格的孩子将来在学业上会比前两类孩子走的弯路少,阅读快且能抓住中心,作文框架清晰、表达流畅。

认知风格决定学习策略


正规的学习过程,从知觉风格角度来看,是个体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交替交叉的过程。知觉风格常常决定个体的学习策略,进而影响个体的学业。比如:

在学习生字时,既需要整体认读,又需要把生字拆解为偏旁部首进行记忆与书写;


阅读时,必须根据阅读目的灵活地从整体转向部分,还要再回到整体;


在精读时,既需要宏观把握课文的大意,又需要搞清楚每个字词、句子、段落的含义,有时需要把字、词、句、段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有时却需要仔细地认字、解词、会意等,最后又回到全篇结构、中心思想等整体知觉层次。任何阅读中偏重于整体知觉或偏重于部分知觉,都会导致阅读效率的降低。

低年级的写作一般是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为日后看图写作文做准备,这要求孩子一下就能看出图所表达的旨意,然后仔细观察图中的细节部分逐一表达出来。没有前面的整体认识,表达会完全错误;而缺少后面的细节认识,表达会显得非常干瘪。


强化训练


其实,观察细致且有意识的家长在孩子学前时期,已经可以发现孩现孩子在这一方面的学习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些视觉填充的训练。


拼图游戏


有些孩子在玩拼图游戏时,家长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孩子知道许多的“部分”能拼凑出一个“整体”,以及一个“整体”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


如:1.先让孩子观察拼图的整体画面。



2.家长来描述一下画面。引导孩子将画面表述清楚,可从整体到部分或从近景到远景的层次观察并表述。



3.家长可出示一幅不完整的拼图,此时要收起原来那幅完整画面。





孩子知觉风格差异的起源目前尚缺乏强有力的实验证据,但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与遗传、成长环境、早期教育、抚养人性别与风格、家庭民主程度、个性、教师性别、教学风格等因素有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帮助孩子及时诊断出知觉风格,“保长补短”、——对薄弱环节加以特别的强化训练。

讲述故事


如果孩子观察细节很到位,但不能总结概括,家长可以引导他们寻找共性,学会归纳,引导孩子“击中要害”。

例如,家长可为孩子讲述一个故事,家长要将故事的情节、内容、人物讲述清楚,讲述完毕后可向孩子提问,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地引导孩子,当孩子的回答符合故事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时,要及时鼓励、表扬。



欣赏图画


如果孩子总是一下就能抓住实质但说不出或懒得说出细节,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学会分析,帮助孩子“解剖麻雀”。也可以在家里与孩子一起欣赏一幅画,在欣赏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孩子学会观察的方法。

辨颜色


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爸爸、妈妈穿戴的衣帽、鞋袜是什么颜色。为了增加孩子对游戏的兴趣,也可以请爸爸或妈妈闭上眼睛,说出孩子穿戴的衣帽、鞋袜的颜色。


视知觉能力还没有结束哦,

下周继续为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插图:小猪君




专题回顾

【孩子】:发送“孩子”,钱老师教您换一种方式爱孩子。
【手指操】:发送“手指操”,跟着钱老师一起做亲子益智健脑手指操。
【父母课堂】:发送“父母课堂”,科学育儿经,关注父母的育儿困惑。
【儿童心理】:发送“儿童心理”,带您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咨询】:发送“咨询”,查看钱老师关于孩子学业、心理、生理问题的解答。




赞赏

人赞赏

阅读
投诉
精选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

加载中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