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的职业教育》——大一班家长 卢丹丹 2014年3月
发布时间:2019-01-03 来源:幼儿园
 

美国孩子的职业教育

作者:卢丹丹  科大幼儿园大一班 江来 家长 

  

  与其告诉孩子将来要做医生、做老师、做公务员……不如带孩子去一一体验不同的职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乐趣。一份有趣的职业,他能不喜欢吗?

 

    

   小时候,我爸常跟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我当时不明白,好工作是什么。我想当卖糖的售货员,这样每天都有糖吃。我还想当个果农,秋天能摘果子玩,这是我一直向往的事情。可是,爸爸马上告诉我:这是没出息的工作。

我爸告诉我,长大了我可以去当记者。但是,我一直长到很大时,都不知道记者的工作具体是怎样的。我想,如果他能带我去体验一下做记者,让我知道采访其实比卖糖和摘果子还有趣,那说不定我真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后来,我去美国定居,生了儿子。他对美国的垃圾车特别着迷。每个星期五,收垃圾的车都会到小区来。我们把垃圾分好类,放在垃圾桶里,摆在路边。这样,垃圾车开过来时,会用它长长的铁爪子把垃圾桶抓起来,倒扣进车厢里,再把垃圾桶放下,垃圾就这样被收走了。

   儿子每次都要追着垃圾车,跑一个街区。他跟我说,长大后,也要当个开垃圾车的,操纵那个铁爪子。我赞赏地说:“嗯,确实很酷呢!”为了满足他的这个兴趣,每个周五的早晨,我都会跟他一起等垃圾车,然后带他跟着垃圾车跑,尽管臭气熏天也全然不顾。后来,我还专门开车带他去垃圾场,看垃圾是怎么分类处理,垃圾车怎么工作的。儿子俨然成了垃圾处理的专家,说起来头头是道,谁也看不出,这只是一个3岁的孩子。

   在美国的幼儿园,也常常有这样的职业体验课。老师带孩子去参观消防局、警局等,让孩子很直观地去了解一门工作。幼儿园的教室里,还会有各种情景布置,有银行、医院、超市……孩子们在一起扮演各种角色,理解职业的内涵。他们还会定期请某种特定职业的人来幼儿园,给孩子们介绍他们的工作。比如建筑工,会带来各种工具和模型,让孩子明白,每一个工具是怎么用的,每一种车都有什么用途。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每种职业对他们都是活生生的,形象丰富。像这种寓教于乐的职业教育,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是很普遍的事情。

可是在中国,家长们把工作的高低贵贱分得太清楚,并把这种观念灌输给孩子。“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和她一样扫大街”这样的话,家长就当着清洁工的面说给孩子听。

   而孩子对职业的了解,大都从身边的劳动者开始。很多孩子从小的理想,就是当清洁工、卡车司机、售票员……因为他们能发现这些工作的乐趣。但是,这样的理想很快就会被父母狠狠地遏制住,因为这样的工作“没出息”,孩子长大后要当医生、科学家、投资家……可是,对于这样抽象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家长很少给予过这方面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工作的唯一标准是:收入好,地位高。

从一个孩子到成为一个母亲,几十年过去了,我听到的,仍然是:好好学习,考好大学,找工作。家长们从来不帮助孩子去体验和了解某项职业。很多人大学毕业后从事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问他们当时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回答是:因为父母说这个可以。可是父母真的对这个行业了解吗?

不一定。

   在国外,大多数人都会把喜欢当成选择工作的第一标准,不管是什么工作,首先要能享受它。只要是通过劳动来获得回报的工作,都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平等对待。他们从小对某项工作表现出好奇与兴趣,会通过家庭和学校得到肯定和满足,家长会鼓励并赞赏孩子的想法,并带他去深入了解。

   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的念头。有的是长久的,有的是转瞬即逝的。当孩子对某种职业有热情时,一定要去帮助他,鼓励他,带他去了解。在孩子的眼里,工作没有好坏之分,他们能看到的,只是某一个吸引他们的亮点。

对于孩子的职业教育,不是给孩子划分工作的层次,而是带他们去体验与了解不同的职业。然后让孩子依据自己所学和所能理解的知识,自己做决定。这才是一个父母给孩子规划的最好的未来。